解决毫米波挑战 波束成形提升高频覆盖率
除了虚拟化与大规模MIMO之外,波束成形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解决方法。 目前波束成形技术已被广泛接受,将在下一代网路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画(3GPP)将在2022年迈入5G Release 16并正式运营,包括美国、中国、韩国、日本等国,都相继推出5G的相关服务。随着5G演进发展至5G-Advanced,行动通讯的应用不再只侷限于手机通讯上,还将伴随着许多新型的技术应用,如网路切片(Network Slicing)、非公共网路(Non-public Networks;NPN)、工业物联网(IIoT)、蜂巢式车联网(C-V2X)与NR Sidelink等。这些新的技术预计将带动万物智联的可能性,并往前迈进一大步。
高频信号挑战
|
全球5G发展正在加速,而台湾在这波行动科技的浪潮中处于领先位置。台湾爱立信总经理蓝尚立表示,自2021年推出5G商用网路以来,官方数据指出台湾整体的5G用户已经超过270万,渗透率也超过11%。台湾的5G普及率,相较于其他更早推出5G的国家进展更快,这显示台湾的5G发展速度居于全球前段。这或许可以归功于电信营运商与政府部门对于高品质5G网路的重视,而透过各种第三方的行动网路表现调查,也发现台湾的5G网路品质,从速度到使用者体验,在区域评比中皆有不错的表现。
根据爱立信行动趋势报告指出,过去约70~80%的行动数据流量是在室内产生的,这包含在建筑内的系统所通过流量。现在,透过技术手段,可以更加准确地估计室内流量占室外基地台流量的比重。
在市区,大部分行动流量产生于室内。由于讯号穿过墙壁和窗户时会减弱,对室外基地台提供通讯服务困难很大。特別是5G通讯更具挑战性,因为5G使用的是超高频段。无缐讯号在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空间中传播,其功率强度会减弱,这叫做路径损耗。造成路径损耗的因素很多,包括自由空间损耗、穿透损耗、反射、折射和各种其他形式的讯号衰减。
基地台类型 |
密集市区 |
市区 |
郊区 |
大型基地台 |
37% |
65% |
42% |
室外小型基地台 |
40% |
46% |
- |
整合 |
38% |
64% |
42% |
爱立信认为,5G系统可以在各种载波频率上运行,从低频段1GHz以下的波段,到毫米波频谱中的39GHz波段。较低频率具有良好的覆盖特性,而高频段因为可分配的频宽更大,传递的资讯容量更大。但是讯号衰减也会增加。频率对路径损耗的影响,可以透过测量视距内两个相隔500公尺天缐之间的讯号强度来查知。在极端情况下,与800MHz上的讯号相比,39GHz讯号的自由空间损耗量约为34dB(约99.96%)。
高频段的另一个挑战,是讯号穿透建筑物的衰减。就讯号传播而言,建筑物可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有着类金属层玻璃窗、铝箔衬背墙壁板材、隔热空心墙和厚钢筋混凝土的现代节能建筑;另一种是沒有这种材料的传统建筑。
800MHz讯号穿透节能建筑,其损耗约是穿透传统材料建筑的50倍。39GHz讯号穿透节能建筑的损耗,约是穿透传统材料建筑的240倍。为了补偿与毫米波频率相关的损耗,营运商可以使用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包括先进的天缐系统、波束成形和室内系统。考虑到建筑物穿透损耗很高,如果室内流量需求较大,那么採用建筑物内通讯解决方案就会更经济。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服务室外流量,营运商可能需要密集的大型基地台。也因此,对室内通讯量比重的精准预估,可以为网路投资决策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覆盖率的实现
5G到2020年底已经覆盖了10亿多人,到2020年底,全球5G人口覆盖率约为15%,相当于超过10亿人。5G网路的扩展持续加速,到目前为止,全球已有160多个5G商用网路问世。5G覆盖率的扩展,可分为以下三大类频段的建置:
●6GHz以下新频段
●毫米波频段
●现有的LTE频段
从营运商已经採用的5G建置方式来看,各国之间存有很大的差异。在美国,上述三种类型都有採用,因此5G覆盖了极大部分人口。在欧洲,包括德国和西班牙等国家,採用在现有频段进行部署的方式,来获得更高的覆盖率。许多市场都提供了低于6GHz的频段(通常称为中频段)的新频段,实现了网路覆盖、容量和速度的良好平衡。以中国为例,营运商就在中频段部署了大量基地台。
营运商不断寻求替代方案,透过使用新一代技术来增加覆盖和容量。其中一种选择是中止或关闭一项前世代网路技术(例如2G或3G),通常发生在适合使用4G或5G技术的中低频段。另一个停止支援前世代网路的驱动因素,是可以降低网路复杂性和营运成本。然而,这需要考虑到几个因素,例如终端装置机组的能力和物联网安装基地等。
此外,还要考虑监管要求。中低频段的覆盖和容量增加,可以在不中止前世代网路的条件下实现(或逐步推进前世代网路中止),例如透过频谱的共用。此外,如果前世代技术被关闭,相应的频段将用于较新的3GPP技术上,并且不会对网路覆盖率产生负面影响。
波束成形对5G的重要性
|
5G需要提供更多的容量和灵活性,同时也需要降低系统的营运费用。有几种新技术可以同时达成容量以及能源效率的要求,除了虚拟化与大规模MIMO之外,毫米波波束成形也是非常重要的解决方法。
罗德史瓦兹指出,目前的行动网路正面临许多挑战。对行动高分辨率多媒体应用的需求不断增加,使这些网路更加接近实际的极限。5G网路主要在于透过增加频宽来提供更高的数据速率,进而到减轻基础设施负担的目的。考虑到传统上用于行动通信的可用频率不足,使得毫米波段成为一种合适的选择。这些频率的大频宽有助于提供满足5G需求的数据速率。
然而,在这些毫米波段的应用环境,要比目前使用的频率复杂得多。较高的传播损耗,根据环境的不同而会出现很大差异,需要新的网路基础设施和新的硬体概念。也因此,波束成形天缐阵列对于5G的实现将扮演重要角色,因为手机可以在毫米波频率下容纳更多的天缐元件。除了更高的指令增益之外,这些天缐类型还提供了复杂的波束成形功能。这允许透过直接瞄准用户组来提高讯号干扰比(SIR),以增加蜂巢式网路的容量。此外,窄小的发射波束同时还能降低无缐电环境中的干扰量,因此得以在农村等偏远地区的接收器端维持足够的信号功率。
结语
波束成形一般是用简单的CW信号以及复杂的调制波形来运作。目前波束成形技术已被广泛接受,将在下一代网路中发挥重要作用。许多5G主题仍然是正在进行的研究课题,但业界普遍採用的方向,包括小波束成形阵列和大波束成形阵列,后者部分只能透过毫米波波段中的较短波长来实现。目前市场上相关的厂商也都将持续优化5G测试解决方案,以满足5G无缐通信的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