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CTIMES主办的每月【东西讲座】,于4月22日(五),针对「硅光子晶片的今生与来世」为题技术探讨,当日以实体与缐上直播方式进行,特別邀请国立中山大学光电系教授洪勇智博士前来演说,一同揭开硅光子晶片今生与来世的神秘面纱,现场吸引了满座的产业人士亲赴交流。



图一 : 【东西讲座】于4月22日针对「硅光子晶片的今生与来世」为题技术探讨,邀请国立中山大学光电系教授洪勇智博士前来演说,一同揭开硅光子晶片今生与来世的神秘面纱。
图一 : 【东西讲座】于4月22日针对「硅光子晶片的今生与来世」为题技术探讨,邀请国立中山大学光电系教授洪勇智博士前来演说,一同揭开硅光子晶片今生与来世的神秘面纱。

随着世界对于光纤接取网路与资料中心的速度需求不断上升,传统电力的数据运送速率已达瓶颈,而传输距离更远、沒有实体缐路干扰、沒有讯号衰减问题的光,成为最新技术硅光子的关键元件,整合于奈米等级的积体化晶片上,实现高速光电转换功能,大幅降低模组功耗、体积和成本。


硅光子(Silicon Photonics)简而言之就是将光通讯技术放入IC里面,利用晶圆厂先端CMOS制程技术实现高密度积体电路,以低成本的方式在单一微晶片中实现复杂的光电系统与功能,整合光纤通讯和硅基积体电路的技术平台,使用标准EDA tool进行积体电路设计。


而硅光子技术的优势,在于整体光学系统体积非常庞大,基本元件包含透镜、反射镜、极化片、滤波器、阀门,须由光学桌组合基本元件,可将越来越复杂的光学系统微缩化,目前主要应用于资料中心、自动驾驶、5G、电信、高效能运算、医疗传感器、航空、国防。


洪勇智博士带领积体光电元件实验室,于2017年与台积电签订八年硅光子合作计画,共同合作跨领域知识,并在科技部硅光子旗舰计画的补助下,成功在硅光子平台实现世界第一颗应用于IFOG之战术型硅光子陀螺晶片,并整合光源与光纤缐圈以外所有元件于单晶片上,大幅降低系统成本。



图二 : 国立中山大学光电系教授洪勇智博士
图二 : 国立中山大学光电系教授洪勇智博士

电路上的元件,例如电阻、二极体、电晶体等皆个別制造,再利用导缐或是印刷电路板(PCB)做连接,称为离散电路(Discrete Circuit),它的优点在于高弹性、可以处理高功率输入与输出、达到低温度系数、变换电路参数, 缺点是元件组装费时且体积大、人力成本高、可靠度较差、更换失效元件不易。


而一个积体电路(Integrated Circuit)可包含上千个电子元件整合于一半导体晶片的表面,藉由完整封装后可将复杂的系统制成体积小、高可靠度并可大量生产,设计简化后即降低成本、低功率消耗、增加操作速度,缺点在于无法更换参数、整合高电容、产生高功率输出。


台湾具备制程能力 缺乏光电元件佈局经验

洪勇智博士表示,半导体产业一直维持成长稳定,在5G、AI人工智慧、深度学习、虚拟实境、资料中心、云端运算伺服器、汽车及工业等大趋势下,新的应用需求不断出现,市场上对于半导体晶片的需求非常强劲。


他进一步表示,2021全球超过一兆个半导体装置出货量,产值可突破5000亿美元,1978年至2021年,半导体产业年度成长率CAGR为8.6%,表示持续有新市场的产生,且这些新市场都需要半导体,预测未来几年可望持续成长。


台湾优势在于具有领先国际的半导体设计、制造、封测等技术,上中下游供应链完整,于全世界晶圆代工市占率光台积电就有五成,硅光子的光电晶片可整合多重感测器、结合软硬体,带动产业创新应用,整体产业链正在形成中,但缺乏光电元件设计、布局知识与经验。


近期新思科技(Synopsys)与瞻博网路(Juniper Networks)成立硅光子合资企业,主要目的为推出开放性硅光子解决方案,而慧与科技(HPE)也与硅光子公司Ayar Labs合作,开发商业化技术,随着硅光子积体电路越来越受到广大的注目,国内外晶圆厂相继投资开发其平台与制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