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DRAM的技术类型和存储速度的不同可以将其区分为,DDR(全称是DDR—SDRAM内存条)系列,GDDR系列,HBM系列等。

HBM为专为AI芯片设计的DRAM芯片通过TSV技术进行先进封装(chiplet),将原本一维的存储器布局扩展到三维,大幅度提高了片上存储器的密度,使AI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其性能具有优越性,实现低功耗、超宽带通信通道,相比GDDR5减少了通信成本,单位带宽能耗更低,制作工艺更高,所以极大减少晶元空间。但加工成本更高。

而GDDR为专为GPU设计的DRAM芯片,用于GPU缓存。GDDR与HBM主要的区别在于封装方式的不同。

HBM比之GDDR比之DDR,具有更高的带宽,更低的功耗,更快的传输速率目前主流的AI算力芯片需求为GDDR6芯片和HBM芯片,而DDR则应用在算力服务器中沟通AI芯片和存储空间的主频内存(DDR6芯片)

当然消费级市场一般采用DDR(PC、手机中的LPDDR-移动专用的低电压DDR)系列,目前的市场主流是DDR4,下一个时代则是DDR5。

Ps. 券商普遍的预期是根据当下的情况做出估计,根据市场实际的订单情况做出修正,如我们认为算力带来存储方向的成长性是具备确定性的,可以在券商预测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的市场上修

Tips. 以下净利润均估计为归母净利润。

在该部分中,我们将简单的梳理有关概念股的逻辑,并给出一定的分析和展望。

兆易创新

兆易创新作为国内存储&MCU的领军企业,。公司是全球第三、国内第一的NOR Flash 厂商,并连续7年位居国内32 位MCU 厂商第一,GD32 系列累计出货量超10 亿颗,目前排名全球第7。

产业生态方面,闪存业务背靠长江存储,DRAM业务也与长鑫存储存在着联系,三者业务互补,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管理层方面,兆易创新董事长朱一明现任长鑫存储首席执行官,高管董事均来自于金融行业高管或各大集成电路公司。

营收拆分来看,营收方面MCU业务比例持续扩大,NOR Flash占收入比重的50%以上,当之无愧的闪存大厂。

业绩面上Q2业绩环比改善,Q3虽然营收有所下降但毛利大幅提升,总体利润上升,机构预测Q4利润将会有所改善,并且在24年Q1大幅改善

同时整个23Q1~Q3器件,兆易创新的整体存货触底,到Q3为止现存货20.9亿,实现连续三季度下降,跌速初显

个人观点:看多存储增量,主观比机构当下普遍预期高25%~35%,预期25年净利润约为25亿。个人给予25年30pe~40pe估值,约750~1000亿。

紫光国微:(大部分存储业务剥离)

国内特种集成电路重要供应商,FPGA领先者,面向市场的特种存储器具有一线水准(特种集成电路国内独一性) 。然大部分存储业务被剥离,以紫光存储注册公司独立运营,不在归入报表。

公司目前以芯片设计为主业,以FPGA路线为主,深耕特种芯片。

今年以来公司在FPGA、特种存储器、SoPC和MCU等领域均推出新产品,并进入推广或客户导入阶段;DSP、视频芯片和高速射频ADC等产品研发进展顺利。

存货、合同负债等前瞻指标大幅提升,表明公司正在积极备货备产,收入业绩有望伴随在产品、产成品、发出商品陆续交货、确认收入而进一步增厚。

业绩方面,受半导体周期影响,紫光国微今年业绩增速有所放缓,但仍远强于业内其他公司,整体销售毛利率维持在惊人的65%,预计未来仍可良好保持。存货面基本完成触底,连续三季度存货在28亿附近震荡,预期Q4将下降。

个人观点:目前看来除了历史渊源以及背景,紫光国微与存储芯片的关系不打,增量难以测算。考虑导业绩高增长性,个人给予25年30pe估值,约1500亿。(预期差估值有点大的)

澜起科技:

澜起科技是国际领先的数据处理及互连芯片设计公司,致力于为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提供高性能、低功耗的芯片解决方案,目前公司拥有互连类芯片和津逮®服务器平台两大产品线。、

产品方面,澜起科技的主要产品为内存接口,内存接口芯片是服务器内存模组的核心逻辑器件,产品包含PCIe和CXL等

公司作为国内的内存接口龙头,可以提供从DDR2导DDR4内存缓冲/伴缓冲完整解决方案,属于存储器件的直接相关领域。

而此类高速互联接口在服务器内核与内存的连接,主要面向场景为CPU。

23H1 公司推进DDR5 第二子代RCD芯片量产准备工作,并开展第三子代量产版研发。此外公司推进MRCD/MDB、MXC、CKD 研发进度,相关产品研发位列世界前沿。

相关内存接口芯片占整体业务的75%,毛利率极为恐怖,在60%左右

业绩方面,受存储周期影响,今年业绩整体大幅下降。然而到中报为止,由于DDR5的放量整体毛利率再创新高,达到整体56%

存货面自Q1触顶后大幅下降,Q3业绩仍待近期观察。

个人观点:业务透明度极高,且增长性巨大,高速互联接口增量逊色于GPU绑定的光连接器,但和整体算力规模呈现高度线性(斜率更高原因是高速互联的应用),给予高于市场普遍预期20%的业绩,预期25年净利润约为27亿,给予25年利润30~40pe估值,约为810~1080亿。

北京君正:

君正是国产车载存储的龙头企业,2020 年,公司完成对北京矽成半导体有限公司收购,正式切入存储与模拟芯片赛道,北京矽成经营主体ISSI 原为美国上市公司,1995 年在纳斯达克上市,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存储芯片以及模拟芯片的研发、技术支持和销售。

产品方面,,“计算+存储+模拟”三线布局,公司主要产品线包括MPU芯片、智能视频芯片、存储芯片、模拟与互联芯片。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工业与医疗、通讯设备及消费电子等领域。

存储业务方面,公司存储芯片产品可分为SRAM、DRAM 和Flash 三大类,公司SRAM 产品品类丰富,包括了不同容量的同步SRAM、异步SRAM、高速QDR SRAM 等产品;DRAM 产品研发包括了从SDR、DDR1、DDR2、LPDDR2、DDR3 到DDR4、LPDDR4 等各类产品;公司Flash 产品线包括了目前全球主流的NOR Flash 存储芯片和NAND Flash 存储芯片。

SRAM作为稀缺RAM,市面上在扩产周期时,很多模组大厂缺货,而作为性能最高的存储类型,SRAM在未来的存算一体技术演化中也拥有广阔的增量。公司作为少数几家量产SRAM的国产厂商,将迎来机遇。

目前存储芯片占公司整体业务的70%左右,相关毛利率约为36%,低略于兆易创新/东芯股份等纯闪存厂。

除此之外公司的计算芯片、模拟与互联芯片在AI时代也拥有一定的增量。

业绩方面,公司Q3业绩明显好转,Q3单机营收qoq+4.03%,归母净利润1.46亿,qoq+36.07大幅改善存货自中报23.68亿见顶,于Q3下降为22.69亿,顶部初现,预期Q4和24Q1仍将迎来大幅改善。

个人观点:车载存储高速放量,具备SRAM的稀缺性,业务面多元,预期给予+15%的普遍业绩预期,25年利润预期约为15亿元,大致给予25年利润30估值,约为450亿。

江波龙:

国内主要的存储模组厂商,双品牌+四产线双轮驱动成长。聚焦于存储产品和应用,收购Lexar (ps,有传Lexar为华为手机nova机型主要的存储供应商)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打造了FORESEE 品牌并在存储行业拥有良好的口碑,2011 年发布FORESEE 品牌eMMC,SSD 存储产品。

根据Omdia 数据,2021 年,Lexar 存储卡全球市场份额位列第二名,Lexar 闪存盘全球市场份额位列第三名,根据TrendForce 发布的2021 年全球SSD 模组企业自有品牌渠道市场出货量排名,Lexar 品牌出货量位列该市场全球第四名。

总而言之,目前看来江波龙是国内存储模组的头部品牌。2022年8约5日登录创业板,同期发布eSSD,跨出企业级SSD高端存储领域的第一步(江波龙用的美光的颗粒,如果各位有印象的话)。

公司的主要产品涵盖了所有的常规存储器,如下图所示。受中美摩擦,存储周期等关系影响,整体毛利率波动较大,高时可达20%,低至最近的1%~2%

核心业务共振数据中心、算力中心、消费电子对新时代存储器件产生的需求。eSSD产品已经在上海投入数据中心使用,是国内极少数可以提供企业级存储产品组合能力的存储企业

子公司力成江苏和孙公司Cal-Comp Industria semiconductor均从事封装/封测业务,有用sip和多层die技术(2.5D)。

业绩面,随受周期等影响出现大幅亏损,23Q3毛利环比回升2%重新迈入上升期,且营业额出现大幅回升,qoq+29%,预期将持续向好。

个人观点:券商这波不敢对毛利表态,因为上层不确定性略高,且毛利层面本身波动太大,我们做个粗略估计吧,按照130亿的营业额,假设到25年可以大幅改善毛利至16%,净利润/率估计约为16.9/13%,对应30pe估值,约为507亿。

聚辰股份:

国内EEPROM芯片龙头,汽车EEPROM持续发力。虽然EEPROM已经沦为利基市场,但是在国内仍有4.5%左右的CGARs。从全球EEPROM 厂商营收来看,第一梯队主要有瑞士意法半导体和美国微芯科技,主要在汽车电子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第二梯队厂商有聚辰股份、安森美、普冉股份、上海复旦微电等。

ddr5方面与澜起科技达成合作,针对最新的DDR5内存技术,聚辰股份与澜起科技合作开发配套了新一代DDR5内存条的SPD产品。

主业方面,SPD 与汽车EEPROM 快速放量,业绩实现高速增长。公司营业收入从2018 年4.32 亿元增长至2022 年9.80 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长率为23%

业务毛利高,壁垒高,EEPROM整体毛利率约为71.37%,智能卡芯片(广泛用于智能手机等终端产品)毛利率约为54.29%。业务有望随着车载市场的快速上升和消费电子市场的回升继续放量(就是与AI关系有点小,不过还有ddr5这条线)。

业绩面,目前更新到23H1,受周期影响,业绩较差,毛利率营业额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存货量自22H2触顶后,快速下降,从22H2的13.87亿,下降到23H1的12.58亿,今年三季报尚待验证。

个人观点:券商给的净利润马马虎虎吧,和AI搭不上线,就不做上修了,给个6.8亿的高值作为25年预期,还是给30pe,大概看到200亿左右。

东芯股份:

国内领先的SLC NAND厂商,聚焦中小容量的存储芯片,华为哈勃背书。是少数可以同时提供NAND、NOR、DRAM 等主要存储芯片完整解决方案的公司。

目前的业务配比,大概是NAND(主要是SLC)占比62%~毛利47%(和兆易创新一个水平),MCP器件(由NAND和NOR封装而成)占比20%~毛利22%,DRAM占比7.12%~毛利34%,NOR占比6.78%~毛利20.35%

全部的业务面都有,比较全面,主要业务(NAND),具有高毛利和可比头部企业接近,技术含量不低。

公司搭建了稳定可靠的供应链体系,设计研发并量产的24nm NAND、48nm NOR 均为我国领先的闪存芯片工艺制程,实现了国内闪存芯片的技术突破。

规模化带来的成本效应越来越明显,随着公司销售规模逐步扩大,规模效应开始显现,同时公司在持续微缩制程及提高良率的同时对现有产品的结构进行持续优化,高附加值和高毛利率产品的销售占比提升,如大容量SLC NAND 等,因此毛利率水平得到很大提升。

业绩面,最新的三季报维持亏损,毛利率基本触底,存货面触顶,业务面大概要到Q4才可看到拐点(或24年Q1),营收环比改善

个人观点:暂时维持谨慎,主观比较看好业务面齐全/高毛利/华为背书这三点,券商的态度比较悲观,暂且给个35pe,大致相当于160亿市值。

万润科技:

长江存储概念股,控股股东长江产业集团

2023年3月2日,根据相关信息,长江存储最新注册资本已增至千亿元,新增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二期、湖北长晟发展、长江产业集团为公司主要股东。也就是万润集团的控股股东长江长江产业集团进入长江存储的股东序列。

可以说跟长江存储同源,2023年1月14日,万润科技发布公告,公司在武汉市青山区兴建“湖北长江万润存储器项目”,该协议仅是框架协议,对于金额等,暂时则没有更多的披露,该点引发诸多联想。

三季报存储业务开始创收,算是一个质变

个人观点:主观观点,游资喜欢的炒作小而美,信之则有,不信则无,没法谈估值的逻辑,想象力空间巨大,。

雅克科技:

业绩稳增长,半导体、LNG业务驱动,绑定sk海力士。公司前驱体产品供应HBM 核心厂商SK 海力士,在AI时代具备和新增量

电子材料业务拉动公司毛利、净利上新台阶。公司持续拓展业务面,包括光刻胶配套试剂业务和LNG保温绝热板业务持续开发。

业绩面,截止至23H1主业持续增长,营业额同比增长13%,净利润同比21.3%。

半导体化学材料和光刻胶配套试剂占收入比例共计52%,电子特气占比约为8%,其中光刻胶配套试剂毛利约为20%,半导体化学材料约为11.43%,电子特气约为37%

核心半导体业务将深度受益于AI市场和国产替代。

个人观点:目前看,哪怕实在行业景气度低的时期,依然具有较高的增量,材料方向替代性成分较大,不好预估市场进度,按照券商预测高值,给予30pe,大致相当于500亿市值。

复旦微电:

和紫光国微非常像,国内的FPGA龙头企业之一,国内率先研制亿门级FPGA芯片产品的重要供应商。公司主营业务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开发和测试,并为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存储方面布局MCU,非挥发储存器方面, EEPROM领域推出高性能工规、车规系列产品,NORFLASH领域产品正在实谱系化, SLCNAND领域正在推进新制程标准的产品设计与量产工作。

业务面整体高毛利率,政体为fabless模式,设计部毛利率约66%,收入占比96%。业绩面,至23H1,营业收入持续放量,净利受周期影响有一定下降,不影响大趋势的整体飞速增长,毛利率基本维持稳定。

个人观点:FPGA的Fabless这两年市场增量还是非常明显的,主要欠缺FPGA相关的设计,国产化大背景下,下游需求旺盛。给予券商预测高值的净利润,和30pe,估计为600亿市值。

l佰维存储:

之所以这里要把None打在这里,不是券商不想讲,是根本没法讲,这个股,基本面成分确实有一定的东西,但是估值远远超过基本面(大致几倍….小声)。

是游资层面的票子,也是做模组的厂子,uMCP/eMCP集成式存储龙头,和消费电子绑定的密切一点,技术面有一定的东西。

本质就是小(特指流通盘的大小)而美的游资票。如果一定要谈估值的话,不如看看远处的江波龙吧,家人们。

深科技:

主要参考:长城证券-深科技-000021-Q2利润端环比改善,看好存储封测产能释放-230921。

国内存储芯片封装龙头,绑定长鑫存储,在高端制造业务领域,公司加快设计能力建设,推进 ODM 和 JDM 业务发展,将高壁垒、高附加值业务板块作为发展重点,不断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

其实主业和存储相关业务占比不高,至23H1仅有16.6%。

新建合肥沛顿产线产能释放,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独立 DRAM 内存芯片封装测试企业,具备精湛的多层堆叠封装工艺能力和测试软硬件开发能力。公司实行深圳、合肥半导体封测双基地的运营模式,23 年 H1 合肥沛顿存储积极导入新客户、完成现有客户新产品的设计开发和验证,产能产量持续爬坡。

Ps. 当初公告投资合肥沛顿大概和大基金二期一起计划投资百亿,合肥建厂贴近长鑫,服务龙头巩固地位,公司作为国内 DRAM 龙头企业合肥长鑫的第一大供应商,将深度受益合肥长鑫产能拉升

券商预测23~25年净利润:7.76/8.91/10.15亿元(长城证券)

投资的事情大概率是落地了的,能有多少产能还真不知道,得看表上了,目前还很低。当然投资出问题的事情也不少了,晋华那个就是个例子,估值自己定吧。

太极实业:

和下面的香农芯创放在一起将,绑定海力士国内产线的封测厂,大基金背书。

香农芯创:

绑定海力士的分销商。

普冉股份:

非易失性存储器芯片设计与销售的Fabless企业,大容量NOR+MCU的小票子,周期复苏+强阿尔法。

立足通用市场,NOR Flash、EERPOM 中国大陆龙二,“存储+”打开新空间,Anyway,光前面着一些名号就挺有噱头了。工艺方面,业界率先用SONOS 工艺做NOR Flash,低功耗、高性价比优势显著。

成长迅速,17~21年营收快速上升,虽然22年受周期影响,不改长期趋势。

客户以国内厂家为主,下游集中在蓝牙耳机、手机屏幕、摄像头模组等消费电子领域。NOR Flash 70%以晶圆形态出货,EEPROM 90%以成品芯片形态出货。

管理层皆出身于知名大学的物理/电子系或者金融背景丰富从业者,拥有华虹背景

业绩面,今年Q3营收止跌转账,毛利率较H1上升约2%,利润亏损收窄,存货自22H1见顶基本下降至正常水准(见到的第一个存货正常的存储公司,有意思)

听券商吹上头了,给到3.5亿利润,和40pe估值,140亿吧。

同有科技:

主要参考:华鑫证券-同有科技-300302-公司深度报告:国内领先存储厂商,特殊行业积累深厚,分布式存储系统有望放量-230802。

同有科技是国内领先的、拥有自有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存储厂商,专注数据存储、数据保护、容灾等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专注军工及工业级固态存储的优质企业,持续推动国产替代,通过全资子公司鸿秦科技和投资亿恒创源和泽石科技,构建从芯片到系统全栈式的生态体系,实现了完全的国产替代。受益于存储周期见底,公司主营存储系统价格有望进一步上升,盈利水平有望实现改善。

值得一体的是,同有股份的集中式存储,固态存储,分布式存储系统都有较高的毛利率,平均毛利率在15%左右

业绩面没有太多的看点,不再细聊。

券商预测23~25年净利润:0.22/0.32/0.63亿元(中银国际)。

算不太了估值,小而美。

朗科科技:

和德明利放在一起讲,业务比较相似,存储小而美,公司存储产品有望受益于韶关数据中心产业集群建设,未来业绩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Tips. 吐槽一下毛利都好低啊。

德明利:

自研主控构建护城河,进军SSD和嵌入式存储。

自研主控芯片的领先存储模组厂商:公司为国内少数在NANDFlash领域同时掌握持续稳定存储晶圆采购资源和主控芯片设计及固件开发技术能力的模组公司,近年来公司业绩稳定增长。

生态面上有可吹的供应链的点,备自研主控、产业链深度协同合作、低成本partial wafer和自主测试中心四大竞争优势

故事讲的比较多,自主是最核心的点。此外,移动存储的毛利率不错。

券商预测23~25年净利润:-0.57/1.41/2.71亿元(民生证券)

0.32/1.69/2.25亿元(方正证券)。

自主的故事其实挺不错的,取高至估计25年3亿元的利润,40pe,估值为120亿,不过目前看起来远没有江波龙感性。

恒烁股份:

算是存算一体的龙头股了,深度布局NOR Flash和MCU。

稳步推进主营业务扩张,加码AI芯片研发投入。2023年H1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1.16%至0.47亿元

NOR Flash存储芯片领域,公司开展了多个产品线的研发,其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先进ETOX工艺制程(50nm和55nm)的持续迭代开发,缩减芯片面积,设计优化以覆盖更宽的操作电压,极低的待机功耗和快速唤醒功能,实现超高速的数据传输速率(133MHz),以及双边沿采样技术的研究等。

基于MCU的A端侧推理领域,公司设计了适用于以Cortex-M系列,Cortex-A系列为代表的低算力MCU平台的轻量化模型,使用小算力获得高准确度的推理结果,同时结合AI推理过程,优化端侧设备的算法逻辑,降低端侧的SRAM和Flash需求,将算法模型更快更高效地部署到MCU设备上,进一步加强TinyML的算法模型设计及其端侧的高效部署。

券商预测23~25年净利润:0.04/0.75/1.36亿元(长城证券)

0.05/0.81/1.38亿元(中邮证券)。

业务挺感性的,尤其是存算议题这个方面,算1.4亿的利润,给40pe估值的话,大致能算到56亿的市值。

紫光国微和长江存储的联系。

两者同属于紫光集团,紫光集团的前身是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成立于1988年,1993年改组成立清华紫光(集团)总公司,2005年完成改制,正式更名紫光集团。之后通过多次的并购,紫光集团逐渐形成了一个从芯片设计、制造、封测到应用的芯片帝国,市值高达3000多亿,一度被戏称为“国产芯片扛把子”和“全球第三大手机芯片企业”。

2018年4月19日紫光国芯召开的2017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名称变更并修改<公司章程>的议案》,决定将公司名称由“紫光国芯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紫光国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证券简称由“紫光国芯”变更为“紫光国微”。

因此,紫光国微和长江存储算是某种意义上的兄弟公司,业务之间也有一定的合作成分。

存储三小龙的比较。

其实目前仅就发展层面来看,长江>长鑫>>福建晋华,福建晋华自从与美光的产权之争后,被迫与联华解除合作之后确实受到了非常大的打击,但是实打实的产线,完全的独立自主技术路线,当晋华的技术彻底突破后必然会有质的飞跃。

毕竟对于产线设备的投资是实打实的,另外从近期的设备商的研报中,我们可以窥探一部分晋华扩产的情况

2023年H1,福建晋华上调资本开支,以中邮证券2023年10月的北方华创研报为例,22~23H1,晋华总计招标刻蚀设备和薄膜沉积设备总计招标9台,总计资本支出约为1个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