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瓶颈性关键高分子材料

目前,制约我国高新技术发展的三大瓶颈性关键高分子材料分别是:碳纤维、芳纶纤维和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其中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又被称为“黄金薄膜”,因为它的颜色呈金黄色。“黄金薄膜”是被广泛应用于微电子、高速铁路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重要材料。

“黄金薄膜”需求量高,且被美、日垄断

据统计,去年我国对“黄金薄膜”年需求超过2800吨。这些需求来自于手机、电脑、照相机等电子产品的制造,还有卫星、飞机、高速铁路等国家高科技领域的制造。但是之前我国没有掌握成产“黄金薄膜”的制造技术,这些技术被美国、日本等少数国家掌握和垄断。我国如此的高的需求必须要进口美国和日本的产品,价格可想而知是长期处于搞垄断价位。

科研团队不懈努力,攻克难关

虽然“黄金薄膜”的制造技术被美日所垄断,但是我国的科研人员坚信我们可以克服一切困难进行自主研发。经过多年的刻苦专研、浴血奋战,近日,我们从中科院化学研究所获悉,我国已经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黄金薄膜”)的制造技术。

研发成功,“黄金薄膜”进行量产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经过8年的艰苦奋斗和刻苦专研,攻克了从关键树脂制备到连续双向拉伸聚酰亚胺薄膜生产的稳定工艺等关键技术。并且,建成了我国最大的“黄金薄膜”生产基地,第一期项目完成了三条“黄金薄膜”生产线的建设,目前年产量达350吨。

350吨的产量虽然可喜可贺,但是离我国每年2800吨以上的需求量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我们还要建设更多的生产线。据悉,中科院化学研究所正在筹备第二期生产线的建设,计划建设八条“黄金薄膜”生产线,建成后预计年产量可达1500吨。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高技术材料实验室主任杨士勇说:“生产基地的建成投产打破了美国和日本厂家的垄断,加快了我国航空航天、太阳能等高端材料应用的国产化进程,为电子、电气等应用市场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标志着我国在“黄金薄膜”材料的制造技术方面跻身于国际先进水平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