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her Parts Discussed in Thread: AMC1300
AMC1300在作为电压型的运放使用时,由于内部的差模电阻的存在,会使得采样电阻的计算和正常的电阻分压不太一样,在查看技术手册时,发现了电压采样下偏电阻的计算公式,其中存在疑问的在于,如图中所示的公式的2是如何计算得来的,请帮忙解答一下,谢谢。
AMC1300在作为电压型的运放使用时,由于内部的差模电阻的存在,会使得采样电阻的计算和正常的电阻分压不太一样,在查看技术手册时,发现了电压采样下偏电阻的计算公式,其中存在疑问的在于,如图中所示的公式的2是如何计算得来的,请帮忙解答一下,谢谢。
您好,
所附截图是哪个文件中的,可以附上文件链接吗?
具有 ±250mV 输入和差分输出的隔离式电压测量电路 (Rev. A) (ti.com.cn)
zhcaas2a 这个文档,帮忙看一下,谢谢
看到您将公式中的Rtop系数2标出来了,您是否有您自己的计算方法,然后计算结果与文件中的不一致,您可以将您的推导过程附上来吗?
我没有推导出这个公式,但是我找到了计算R3的相应的EXCEL表格:
AMC Voltage Sensing Calculator.xlsx
我的思路是实际应用的R3值应该是外接R3与放大器内部的差分输入阻抗Rind的并联值。即产生差分Vin电压250mV电压的shunt阻值应该是外接R3与Rind的并联值。另外再考虑输入偏置电流30uA产生的电压,即30uA*R3;
[V源*(R3//Rind) ] / (R3//Rind +Rtop) +30uA*R3=Vin
感谢回答,但是我理解的还是按照Rtop电阻和R3下偏电阻分压的形式来计算,下篇的电阻由于内阻Rind的存在,所以是R3和Rind并联,既Gain=(R3//Rind)/(Rtop+R3//Rind),实际采到的差分电压还有乘上R3‘的分压的影响,最终Gain=(R3//Rind)/(Rtop+R3//Rind)*Rind/(R3'+Rind),最后计算出来的增益和应用文档差距挺大的。
谢谢您的反馈,您给我了一个思路:
按照上图计算Gain,计算公式应该是
R3//(Rind+R3') Rind
Gain=------------------------------- * ------------------- ( 一个公式我用三行输入的,这样看起来比较方便)
Rtop+R3//(Rind+R3') R3'+Rind
我认为下图中步骤1中的计算应该是将步骤2中的公式代入了,这样就消去了参数R3';
我没有将上述Gain 公式转换为上述文件中的步骤1中的公式,因为步骤比较麻烦,但是我将已知变量值代入上述公式得出的R3值与文件中步骤1中的结果差不多,我计算过程中有四舍五入,我想最终计算公式应该是这个。您觉着呢?
谢谢你的答复,最终的计算公式应该就是这个了,我用mathcad推导了一下,R3有两个解其中一个是负的,舍弃,另外一个解就是文档中的公式,我之前没有把R3‘给替换,所以推出来有点差异。